EN
CNEN

未来住宅建筑主流模式: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

发布日期:2019-07-30浏览次数:信息来源:未知

像搭积木、生产汽车一样盖房子———从240人七天一层楼到70人五天一层楼,从建筑工地的民工到现代化工厂的产业工人……这就是未来住宅建筑的主流模式。这场住宅生产方式的“革命”,有望破解以往住宅建设成本偏高、资源消耗大等难题,或许还意味着房价的松动。
 
  这一“神奇”的住宅建设模式,在我市已经成为现实。2005年,我省一企业与哈工大合作,研发出50余项专利,成为全国“住宅产业化”的领跑者,目前这种新模式已在松北区两座楼盘应用。但遗憾的是,由于尚无相关扶持政策出台,哈市的住宅产业化正面临“起早赶晚”的尴尬。
 
  民工变工人:像造汽车一样“造房子”
 
  湖北农民工高志强,是在瞬间“被工业化”的。
 
  在2009年以前,每年4月中旬,高志强都会拖家带口地和湖北的10多万农民工一起,浩浩荡荡地来到哈市,开始紧张劳累的工地生活。每到11月份,寒风刺骨,工地进入“休眠期”,他们再携着大包小裹返回湖北。2009年冬季,一个偶然的机会,高志强和100多个农民工进入我省刚刚获批建成的国家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。原以为只是换了个“东家”,令他始料不及的是,这个不经意的决定,竟改变了他的生活。
 
  身为泥瓦匠的他,从此告别了工地,开始站在工厂生产线上“造大楼”。看着一排排墙体、房梁等建筑构件,随着生产线的流动一一“诞生”,然后运往工地,像搭积木一样快速组装。高志强觉得,自己不像在造房,倒像在造汽车,一种产业工人的自豪感在他的体内升腾。
 
  工地变车间:模具中造出“柱、梁、墙”
 
  18日,记者在位于呼兰利民开发区的我省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———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,这里的生产场面十分“壮观”———车间里,几十名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;车间外,到处摆放着一片片加工好的外墙、楼板、墙柱、楼梯等建筑构件。
 
  据公司负责人讲,这里有100名工人,他们以前都是“露天作业”的农民工,在这里转变成了产业工人。记者看到,与传统建房工序不同,房子的建筑构件都是在车间里完成。以一面外墙制作过程为例:首先,按设计图纸制作好钢制模具,然后,把无数条钢筋拼成外墙所需的形状,放入模具内,开始浇灌混凝土。这样的建筑构件将直接被运往施工现场,一片构件头尾的钢筋被准确地插进另一片构件预留的槽孔内,再用混凝土填充孔隙。这样一来,施工现场用工量大大减少。
 
专家:
 
  传统建房难题“一招破”
 
  在哈工大与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联合设立的研发中心,哈工大土木学院姜洪斌副教授为记者讲解了产业化住宅工艺的“神奇”之处。
 
  他说,传统的施工方式现场灰尘四起,噪声震耳欲聋,工人数量多,现场建筑材料和水、电资源浪费严重,产生大量建筑垃圾,施工安全事故频发。另外,北方地区气候寒冷,一年只有半年施工期。而采用住宅产业化生产模式的“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”,所有的结构构件均在工厂预制,不但可基本消除墙体常见的渗漏、开裂等质量通病,也实现了节能降耗。经测算,在整个施工过程中,新方法所用木模板量节省85%,用水量降低40%,建设周期缩短40%以上,工人节省一半,用电量降低35%,钢材节约2%,耗材节约60%,江苏省嘉硕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综合造价节省15%以上。同时,施工不受气候影响,使高寒地区施工告别“半年闲”。
 
  目前,北京、沈阳、深圳、上海、天津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北等省市,已相继出台多项住宅产业化技术的经济扶植政策。如北京出台了住宅产业化项目优惠政策,即建产业化住宅奖励3%建筑面积。上海也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,扶植住宅产业化发展。深圳力争年底前在全市建起10个示范基地。沈阳市则已决定向国家住建部提出申请,争取成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。
 
  期待:
 
  “给力”政策助推住宅产业化
 
  “我们仅用5年时间,就研发出50余项国家专利,追上了西方国家用30多年完成的住宅产业化技术。可如今,相比全国各地扶植政策的‘给力’,由于尚无相关扶持政策出台,哈市住宅产业化生产模式的发展正面临着‘起早赶晚’的尴尬。”宇辉建设集团董事长刘文清说。
 
  刘文清表示,他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生产能力的不足。“我们的生产基地去年8月投产,目前只有一条生产线,年产建筑构件不足30万平方米,而来自北京、上海等地的订单已达上百万平米,实在接不过来了。”他说,集团今年打算融资5亿元,在松北区、利民开发区各建一条生产线,投产后可达到100万平方米的年生产能力。但这对全省一年40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市场来说,仍是一个小数目。他希望,我市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住宅产业化扶持政策,推动我市住宅产业化发展。
 
  施工静悄悄:整洁楼体加速度“攀升”
 
  在松北区保利公园40号楼建设工地,记者看到,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建设的13层楼已经封顶,进度明显快于周边采用传统方法施工的楼盘。施工现场没有脚手架,没有大量工人的高空作业。此外,也听不到切割打磨的声音,现场堆积的建筑材料很少,垃圾、污水、粉尘和噪音更是难觅踪影。
 
 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,按照传统方式建造同等规模的工程,高峰期一般需要约240名工人,平均七天完成一层楼,而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只需要70名工人,平均五天一层楼,每个工人一天的生产任务相当于过去50名工人一天的任务量,大大节省了劳动力。